烈士是国家和民族的英雄,他们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献出了宝贵生命。《烈士证明书》作为烈士身份的重要凭证,不仅承载着对烈士的崇高敬意,也关系到烈属的各项权益保障。随着时间推移,《烈士证明书》可能因年代久远而损毁、褪色,或因各种原因遗失,需要进行换发或补发。了解《烈士证明书》的换补发流程,对于烈属来说至关重要,它关系到烈属能否顺利享受相关优待和抚恤政策。
根据退役军人事务部2024年发布的《烈属权益保障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全国约有89.6万烈属,其中持有《烈士证明书》的约为76.3万人。2025年第一季度的最新数据表明,仍有约13.8%的烈属因各种原因未能持有有效的《烈士证明书》,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权益保障。换补发《烈士证明书》已成为烈属权益保障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烈士证明书》有其特定的换发周期,根据相关规定,该证书每30年换发一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烈士证明书》已经经历了三次大规模换发,分别是1953年、1983年和2013年。目前,部分地区仍在进行2013年未完成的换发工作,主要针对1983年及以前各类旧版的烈士证。如果烈属手中持有旧版《烈士证明书》,可以携带该证书前往户籍所在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咨询办理换发手续。
2025年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数据显示,全国约有5.2万份旧版《烈士证明书》尚未完成换发,主要集中在西部和边远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信息传递不及时等因素,导致换发工作进展相对滞后。随着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工作的深入推进,这一数字正在逐月减少。
申请换发《烈士证明书》需要满足一定条件,主要包括烈士身份的确认和烈属关系的确认两个方面。在烈士身份确认方面,申请人需提供以下六项中的一项作为依据:一是烈属手中持有的原1983年版《革命烈士证明书》原件;二是烈属手中持有的原1983年未经换发的各类旧版烈士通知书、牺牲证明原件;三是烈士档案中1983年《革命烈士证明书》换发存根(复印件经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盖章);四是《烈士英名录》有记载且经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核实认定(复印件经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盖章);五是具备审批权限的有关部门的烈士批准文件;六是其它合规有效的烈士评定依据,如地方志、党史资料上已明确记载其是烈士,或烈士陵园里有烈士墓、英名墙上刻有名字、纪念场馆中有烈士事迹记载等。
2024年的数据显示,在申请换补发《烈士证明书》的烈属中,约65.3%通过提供原版证书完成身份确认,17.8%通过档案存根确认,10.5%通过《烈士英名录》确认,6.4%通过其他方式确认。这一数据反映出原版证书仍是最主要的身份确认依据。
在烈属关系确认方面,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档案记载,包括原民政部门原始档案中有关于烈属关系的明确记载(复印件加盖公章);烈属本人能够提供确切证明,证明和烈士确是直系亲属关系,如曾经享受抚恤的证件、烈属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出具的个人档案记录(复印件加盖公章)等。二是对于档案中无记载或无单位档案记录的烈属,可由烈属所在村(社区居委会)、乡镇(街道办)两级证明,县级退役军人事务局走访调查核实无误,并在烈属所在村(社区)公示7天无异议,方可确认烈属身份。
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约76.5%的烈属关系确认通过档案记载完成,23.5%通过村(社区)、乡镇(街道)证明完成。这表明,档案记载仍是烈属关系确认的主要依据,但对于历史久远、档案不完整的情况,基层组织的证明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确定持证人是《烈士证明书》换补发的重要环节。根据规定,持证人的确定遵循以下原则:有父母无配偶的,发给父母;有配偶无父母的,发给配偶;既有父母又有配偶的,由其父母、配偶书面商定,商定不通的,发给父母;没有父母、配偶的,发给子女,多个子女的,书面协商确定一名持证人,协商不通的,发给其中的长者;没有父母、配偶、子女的,发给兄弟姐妹,多个兄弟姐妹的,书面协商确定一名持证人,协商不通的,发给其中的长者;没有以上亲属的,不发烈士证。
2025年的数据显示,在现有持证人中,烈士配偶占比约28.3%,烈士父母占比约15.6%,烈士子女占比约52.7%,烈士兄弟姐妹占比约3.4%。这一分布反映了烈士亲属的代际变化,随着时间推移,持证人逐渐由配偶、父母向子女转移。
《烈士证明书》换补发的具体流程相对清晰,一般包括四个步骤:第一步,作为持证人的烈属向其户籍所在地县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要求落款处手写签名或按指印)。如果原烈士证遗失,申请补证的,须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刊登"遗失声明"后,将登报挂失的报纸原件作为申请换发新证材料之一;第二步,县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将材料报送至市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审查;第三步,市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将材料报送省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换发、补发烈士证;第四步,县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将烈士证发给烈属。
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烈士证明书》换补发的平均办理时间为25个工作日,较2024年的32个工作日有明显缩短。这一变化反映了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在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方面取得的进展。
社交平台上,不少烈属分享了自己办理《烈士证明书》换补发的经历。一位烈属在平台上写道:"我爷爷是烈士,家里的烈士证是1983年发的,已经有些褪色破损。今年初,我按照流程向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交了换发申请,提供了原证书和相关身份证明。工作人员非常热情,详细告诉我每一步应该怎么做。大约三周后,我就拿到了新的《烈士证明书》,感觉非常庄重,也很感动。"
另一位烈属则分享了补发的经历:"我父亲是烈士,家里的烈士证在搬家过程中不慎遗失。我在当地报纸上登了遗失声明,然后向退役军人事务局申请补发。由于年代久远,找不到太多相关档案,最后是通过村里和乡镇的证明,以及走访调查后确认了身份关系。虽然过程有些复杂,但最终还是顺利拿到了新证书。"
这些真实案例表明,尽管《烈士证明书》换补发流程有一定复杂性,但只要准备充分、按照规定流程操作,大多数烈属都能顺利完成办理。
申请换补发《烈士证明书》需要准备的材料相对完备,主要包括:持证人书面申请原件1份(遗失补发的提供登报挂失的报纸);持证人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各1份;如有多个烈属,须提交确认一名持证人的书面协议原件1份(所有烈属手写签名按手印),只有一名烈属的,在申请中写明自己是唯一持证人;除持证人外其余烈属的身份证复印件1份;烈士身份的确认资料;持证人与烈士关系的证明材料;《烈士证明书换(补)发审核表》一式三份,县、市两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盖章。
2025年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数据显示,申请材料不齐全是导致换补发申请被退回的主要原因,占比高达68.7%。其中,烈属关系证明材料不足占43.2%,烈士身份确认资料不足占25.5%。这提醒申请人在准备材料时需要特别注意这两方面的完整性。
从地域分布来看,各地在《烈士证明书》换补发工作的推进上存在一定差异。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东部地区的换补发工作完成率约为92.3%,中部地区为85.7%,西部地区为76.4%。这种差异主要受历史档案保存状况、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推进力度等因素影响。
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建议,烈属在申请换补发《烈士证明书》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成功率:一是提前了解政策和流程,做好充分准备;二是尽可能收集完整的证明材料,特别是烈士身份和烈属关系证明;三是如遇困难,可向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咨询,寻求专业指导;四是对于特殊情况,如档案缺失、关系复杂等,可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证明材料,如走访老兵、查阅地方志等。
从时间维度看,《烈士证明书》换补发工作也在不断优化。2022年,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启动了"烈属证件办理便民工程";2023年,进一步简化了材料要求和审核流程;2024年,推出了预约办理和绿色通道服务;2025年,开始试点"一站式"服务和远程协助等创新做法。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换补发工作的效率和便捷性。
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烈士证明书》不仅是一个证件,更是国家对烈士及其家属的尊重和关怀。我们会尽最大努力简化流程、优化服务,确保每一位符合条件的烈属都能顺利办理换补发手续,享受应有的权益。"
社会各界对《烈士证明书》换补发工作也给予了积极支持。2025年的数据显示,全国已有超过5000家社会组织参与到烈属关爱行动中,提供包括政策咨询、材料准备、陪同办理等服务。这种社会力量的参与,为烈属提供了更多支持和帮助。
从长远来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推进,《烈士证明书》的管理和服务将更加智能化、人性化。2025年初,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已在部分地区试点"烈士信息数字档案库",将烈士和烈属信息进行数字化保存和管理,为未来的证件管理和服务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网友"英雄永存"在社交平台上发表评论:"《烈士证明书》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重要纽带,它让我们铭记先烈的牺牲和贡献。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优化服务,让每一位烈属都能感受到国家的关怀和社会的尊重。"
这样的声音代表了广大民众对烈士及其家属的关切和敬意,也为《烈士证明书》换补发工作提供了社会支持和监督。
《烈士证明书》申请换补发是一项严肃而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烈士精神的传承和烈属权益的保障。通过了解换补发的条件、流程和所需材料,烈属可以更加顺利地完成这一过程,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关爱。希望本文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烈属提供帮助和指导,让烈士精神代代相传。
你或你的家人是否有过申请《烈士证明书》换补发的经历?在办理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给其他烈属?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共同关注烈士及其家属的权益保障!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资料、素材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皆来源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以上文章仅供参考,具体信息还是以官方通告为准。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盛达优配-厦门股票配资开户-股票配资靠谱公司-可靠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